欢迎访问临沂市信访局网站

临沂市信访局

Linyi Complaints and Proposals Administration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地方部门动态 >> 正文

临沭县郑山街道:进村调解揣着《民法典》

发布时间:2021-12-12    编辑:临沂信访局001    浏览:356

       10月24日,在临沭县郑山街道高埠后村,一纸纠纷调解书,让吵了8年架的村民高逢贵和高广春握手言和。帮助两人完成和解的,是郑山街道的老兵评理员王世民。
  10月25日,记者在郑山街道信访办的办事大厅见到了62岁的王世民。他穿着衬衣、黑裤,脚上蹬一双老式解放胶鞋,鞋底沾着干硬的黄泥。“穿衬衣是为了在调解时显得着装正式,穿胶鞋是因为进村下地方便。”王世民说。谈起高埠后村的那次调解,王世民戴上眼镜,从包里拿出调解书,向记者讲起其中原委。2013年时,高逢贵在自家田里种了16棵杨树,随着杨树越长越高,一大片树荫遮住了旁边的庄稼地,导致高广春家的粮食减产。10月20日,听说郑山街道的信访办能帮村民主持公道,76岁的高广春便前来反映情况,希望政府把这16棵杨树砍掉。
  双方各有各的理:高广春年事已高,靠这一亩多耕地打些粮食,大片树荫一挡阳光,花生、小麦都长不好;高逢贵认为,杨树种在自家地里,是私有财产,凭啥说砍掉就砍掉。
  “调解矛盾既要顾及双方情理,更要以法律为准则。”王世民从包里掏出一本《民法典》,这是他每次进村调解必带的,“破坏耕地也是法律不允许的,按照规定高逢贵得赔偿对方这些年减产的粮食。”厘清了权责,双方决定各退一步:一方不再要求赔偿减产的粮食,另一方答应明年清明节前卖掉16棵杨树。
  在郑山街道,像王世民这样的老兵评理员共有3名,从去年4月份开始便在各村奔走。他们从第三者的角度对复杂疑难信访案件进行评说,作出中肯的判断,促进矛盾解决,目前已经成功调解了373起村民纠纷。
  “我们建起说事评理机制,以实际行动化解基层矛盾,54起信访积案已经化解了52起,被市县两级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。”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明坤告诉记者,目前郑山街道还对矛盾纠纷调处实行网格化管理,促进“大调解”从村居向物业小区、机关单位、工业园区延伸,让村居法律顾问和普法志愿者参与矛盾调处,确保群众来信来访案件“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”。(大众日报)

网站维护单位:临沂市信访局 电话:0539-8059697 网站标识码:3713000082
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276号
鲁ICP备05026973号